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标准范围(一)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特级资质标准特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可以承担国内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
2、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二级: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国家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分四级。各等级所对应的承担工程的能力: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涉密资质分为三种:系统集成资质、单项资质和甲级、乙级之分。新的管理办法引入了评估机制。 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同时,只能提供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不得从事其他单项资质业务。
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资质。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仅限在所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
保密资质的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涉密软件资质、涉密业务咨询服务资质以及涉密存储介质产品资质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是针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所进行的保密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的资质认证。
法律分析: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每一级均包括9类单项资质,分别是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其中,国家保密局受理甲级资质申请,省国家保密局受理乙级资质申请。
涉密资质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军队系统装备部门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以及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资质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可以承接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项目,二级可承接机密级和秘密级项目。
涉密集成资质是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法定资格。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
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资质。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仅限在所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
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根据国家保密局修订下发的新的管理办法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并引入了评估机制。1)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业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00人,且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比例不少于80%。
三级:具有独立承担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大型建筑单位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四级:具有独立承担小型建设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的主管机构是由信息产业部设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管理委员会。
三级资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从事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管理的经历不少于3年,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人员资质或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电子信息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从事系统集成技术工作的经历不少于3年,财务负责人应具有财务系列初级及以上职称。
企业的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收入在企业总收入中占据主要份额。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00万元以上,体现出企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性。
1、系统集成资质可以做计算机软件的集成、计算机硬件的集成、操作系统技术集成、数据库技术集成、网络通讯技术的集成等工程项目。系统集成资质接受的工程有如下特点:工程具有系统性,系统集成是对部件和成分的再次调整,做到整个系统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性能得到改善;系统集成工程本质就四个字:删繁就简。
2、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与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没有关系。两者都可以承接智能化项目。系统集成只要是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种设别进行关联,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
3、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在实际的招投标中,才能承接不同额度的工程项目。企业获得《资质证书》,等于取得进入系统集成市场的钥匙,反过来也是对没有获得《资质证书》的竞争者形成了一道进入的门槛。可以彰显企业的实力,有利于信息系统项目主建单位对项目承建单位的选择,降低前期沟通成本。
4、系统集成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
1、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包括一级资质、二级资质、三级资质、四级资质这四种资质,下面就对这四种资质分别做简单介绍。一级资质(一) 综合条件企业变革发展历程清晰、产权关系明确是指企业应有明确的成立时间,在转制、更名、合并、分立等变更事项中业绩、人员、资产继承关系明确,股权关系明确。
2、系统集成资质的一级和二级审批流程涉及多个步骤,具体如下:申请与材料准备 申请单位需通过认证机构审核,填写由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同时附上认证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报告》,然后提交至所在省市的工信部主管部门。
3、具备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一级或二级资质是必要条件。同时,要求有网络安全集成的成功案例作为实际能力的证明。
4、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必须通过资质认证并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建设方需选择具有相应等级证书的集成单位进行系统建设。信息产业部负责资质认证的管理工作,包括指定认证机构、发布标准和结果审批。资质等级分为一至四级,每级对应不同的工程承担能力。
5、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这意味着,一旦企业获得资质证书,有效期将在四年后结束。这四年期间,获证单位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将自查结果上报至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以确保持续符合资质要求。
6、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资质等级划分为一至四级,等级越高,集成能力越强。一级资质单位具备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以下级别的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能力,涵盖了大规模到小型企业的广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