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摆实验数据处理(单摆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2024-11-1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1、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绝对不能乱写。科学实验强调的是客观性和真实性。物理实验旨在验证理论或探索新现象,篡改或虚构数据违背了这一原则。实验结果若失去科学性与可信度,将无法为研究提供有效依据。学术领域内,任何形式的不端行为,包括伪造数据和篡改结果,均会受到严惩。

3、选择题: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内容设计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填空题:通过填写实验数据、公式、概念等,检验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简答题: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简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光杠杆是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装置,如图2-9所示。将一个平面镜P固定在T型支架上,在支架的下部有三个足尖,这一组合就称为光杠杆。在本实验中将两个前足尖放在平台C前沿的槽内,后足尖搁在B上,借助望远镜D及标尺E,由后足尖随B的位置变化测出钢丝的伸长量。

5、K为霍尔器件的灵敏度,是一个常数,其单位为V/(A.T)。对于开关型霍尔器件,其灵敏度指的是磁开启和关闭点,通常以高斯(Gauss)或毫特斯拉(mT)表示,两者间换算关系为10Gauss=1mT。

6、先说转动惯量的由来,先从动能说起大家都知道动能E=(1/2)mv^2,而且动能的实际物理意义是:物体相对某个系统(选定一个参考系)运动的实际能量,(P势能实际意义则是物体相对某个系统运动的可能转化为运动的实际能量的大小)。

物理单摆实验题的一个简单问题

1、是这样的,在正确处理数据时,T^2=(4π^2 /g)*L ,L是摆长,T是周期 在作出的图象中,直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就是 (4π^2 /g) ,可由斜率求得 g 。

2、小球重心的变化规律 沙子越少,重心越低,但最后空小球重心又回到球心。可见重心先降低后升高。摆长 顶点到球心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周期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周期先变大后变小。

3、在本题中,如果不计摩擦力,绳子的弹力,空气阻力等,那么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虽然小球的摆长改变了,但在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0,动能为0。这时小球的势能就等于最初的势能,能够达到原来的高度。

4、/03=76m/s。g小了,从公式中看应该是:L短或T变大引起。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会导致L变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实际的比测量的长了,会导致周期变长,g变小。对。C、D都会导致T变小,g变大。所以选择:B。

5、当然这个重力不是指mg,而是m(a+g)…如果你是觉得是g-a 那还有一种方法:极端法。自己弄的,书上没教的。但很好用。假设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非常非常大,那么升降机里的加速度肯定越来越大。因此不可能是g-a 这个看不懂就算了。看看前面两个吧。

...加速度的实验中,利用不同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进行数据处理...

1、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2、.(1)B(3分)D(3分)(2)① r 1 (3分)② R 1 -2 R 2 - r 1 (4分)③A(3分) 本题考查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和“测电压表内阻”,较难题。(1)①理解实验原理 。②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减小偶然误差。

3、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单摆摆长与周期关系”的实验问题。

4、然后,测量单摆多个周期的摆动时间,可以使用秒表进行计时。接着,利用周期公式进行计算,得出重力加速度的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更换不同的摆长进行多次测量,并取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重力加速度值。

5、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